企业近悦远来,甘肃这么做!——透视一季度我省营商环境大提升-甘肃博源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博源国际



  • 本站支持IPv6

    时政要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企业近悦远来,甘肃这么做!——透视一季度我省营商环境大提升

    编辑 : 来源:甘肃日报  更新:2025年04月26日 19:14 点击 :[]

    市民在兰州市城关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记者冯乐凯)

    今年一季度 ,在营商环境建设14项一级指标中  ,企业开办、城市信用等9项指标全国靠前 ;57项二级指标中,双公示信息合规率、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占比等33项指标全国靠前;工程审批时限 、政务事项规范进驻率等40项指标西部领先 。

    一连串的数字 ,是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绩单,更是甘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服务企业发展的诚心。

    “甘肃省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高规格推进、高站位部署、高标准落实,锚定‘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的营商环境建设目标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新路径。”4月24日  ,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和营商环境优化专题调研座谈会在兰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对甘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分析认为,甘肃营商环境建设实现了三个持续进位 ,即与自身纵向比,营商环境评价得分持续进位,各市州各指标发展更加均衡;与西部地区比,标杆领域数量持续进位,多维度改革质效更加明显 ;从全国看 ,涉企服务效率持续进位 ,多项数据接近全国领先水平。

    今年是我省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开放之年。全省上下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 ,纵深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紧盯短板指标 ,精准发力、多点突破、固强补弱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

    精准施策优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

    今年 ,省委、省政府再次以开年大会形式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加力提升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我省精准出台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各牵头部门制定政务诚信 、规范执法等10大专项提升方案,并印发实施2025年甘肃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方案等N项文件,推动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1+10+N”政策体系。

    紧盯经营主体项目审批、融资信贷等需求,我省制定印发了《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重点指标和工作任务台账》,确定27项指标和34个方面77条举措。

    全省营商环境建设系统协同各级各部门对标国内一流标准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各项指标取得明显提升 ,诚信甘肃效应持续释放。

    今年,金昌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全链条提升审批效率、全周期优化办事流程、全维度提升服务品质 ,着力构建办事协同有速度 、窗口服务有温度、解题施策有精度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

    “我们实施了‘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推动177项‘免证明’事项落地,累计取消证明材料232项 ,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申报表单电子化、电子证照免提交,累计办理业务15.8万余件 。”金昌市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一季度,金昌市将“一把手走流程”升级为“坐窗解难题”专项行动,通过群众“出题” 、干部“答题”模式,57家单位负责人带头解决各类问题111个 。同时,着力打造“集约高效”审批新流程,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重塑21个事项办理流程,精减材料135份,办理时限压缩71.8%。

    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体现在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上。

    一季度,我省不断优化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 ,大幅减少入企检查。同时 ,加快开发“扫码亮码”规范涉企检查信息平台,创新开展为执法主体赋“执法码”、经营主体赋“营商码”,推动“扫码入企”双向约束监督。全省“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任务覆盖率达到60% 。

    平凉市按行业确定事项,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从“按事项管”向“按行业管”转变,破解多头、重复监管难题 ,为企业减负降压 ,为监管提质增效。

    “我们划定与民生关系密切、涉及多部门监管的73个行业,按行业建立‘牵头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检查机制 ,对同一行业经营主体统一建立监管对象标签管理库 ,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 ,避免多头、重复监管。”平凉市有关负责人说 。

    一季度,平凉市双随机抽查计划数量同比减少10.5%,抽查任务同比减少11.3% 。

    健全的法治保障 ,是维护企业权益坚实后盾 。

    我省建成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调解组织网络,推动涉商业矛盾纠纷调解和解、公正仲裁、司法确认 、快审速裁、法律服务“一站式”办理 。

    我省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协商协调工作机制,调解成功率达到65% ,仲裁结案率达到75% 。实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提速工程 ,推出仲裁文书“一键送达”“即时秒达” 。

    “法治体检进千企”“万所联万会”“守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一季度,我省司法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活动,统筹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导。

    同时,加大破产案件简案快审力度 ,大力推广“一站式”电子诉讼 ,网上立案率超95%。

    用心服务显诚意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我们充分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的重视,这种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在甘肃发展充满信心 。”上海寰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逸深有感触地说。

    上海寰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企业,主要业务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 ,从事新能源电站的投资 、建设和运营;另一个是围绕“双碳”目标,从事全钒液流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1年企业开始在甘肃投资 ,经过4年发展,目前分布在酒泉 、庆阳等地的全钒液流产业链布局已初步形成,总投资27亿元。

    “在投资过程中,甘肃各级政府部门在产业落地上高效协同、现场办公 ,及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帮助 。”南逸回忆说,“我们在瓜州的储能装备工厂,各级政府部门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产值过亿、当年纳税营利 ,今年年初该工厂入选了甘肃省省级专项支持产业项目 ,并获得资金支持 。”

    上海寰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甘肃的投资经历,再一次证明企业的满意度 、获得感,体现在服务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 。

    一季度,我省不断推进集成服务 ,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重点事项的基础工作,平均办理时限压减59.3%,跑动次数减少91.3%。其中,税务实现联合报税、自动算税 、一键缴税;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等事项实现“秒批秒办”;生态环保领域“两证合一”试点推进。

    项目快速落地 ,离不开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一季度 ,我省各地积极探索跨部门协同审批模式,集成涉企服务事项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推行企业项目用地、环评等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并行办理”等服务模式,提升工程项目审批质效。统筹园区涉企服务,精简园区审批流程 ,助力企业快速落地。

    同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向5478家企业推送服务信息,发放“暖心服务卡”9000张 ,实现招商引资企业全覆盖。跟进省人大“双千行动”“千企调研纾困”行动,推动解决问题420个 。

    目前,我省正在探索实行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通过畅通经营主体诉求直达反馈通道,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召开工商联、民营经济系统座谈会 、专题调研等活动,收集解决了一批事关企业项目落地、融资贷款等急难愁盼问题 。

    企业信用关乎企业融资贷款、投标竞标,比黄金更重要。

    一季度,我省积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在企业登记、司法、税务、知识产权等领域累计归集信用信息,为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同时 ,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助力民营企业重塑信用。

    酒泉市持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7个部门18项政务事项实现信用承诺办理 ,建成并试运行全省首个县级社会信用体系服务平台 ,388个投资项目通过“信用审批”模式完成项目审批 。

    通过不断完善政务信用评价体系,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4类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修复结果共享机制,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修复682条。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改革全面推广 ,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超50万份 。

    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16个领域,我省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 ,制定11个行业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完成68万户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为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一季度,我省纵深实施各类专项行动 ,深入一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卡点堵点。

    近日,甘肃省2025年“千企调研纾困”行动正式启动。省委统战部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工商联等部门组成9个调研组,深入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的民营企业、商会组织 。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一对一”谈话等形式,掌握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现状,精准纾困解难,推动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据介绍 ,我省组织优化营商环境“我在现场”专项活动,已经走访企业2300余家,现场解决问题380个。

    锚定目标谋招商

    筑好暖巢,还需引来金凤凰 。

    一季度,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聚焦线索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推动全省招商引资保持较快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动力活力加速释放。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省级领导分片包抓工作机制 ,29名省领导包抓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区域招商工作 。省委主要领导参加闽粤重点企业精准招商推介会 ,282名闽粤知名企业、商协会负责人应邀参会,签约招商项目95个 ,签约金额463.29亿元 。

    各市州、兰州新区、各产业链执行链长部门和县区主要负责同志纷纷赴北京、山东 、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上门洽谈,带头谋招商、跑企业、找项目,累计“走出去”考察推介281次 ,“请进来”招商对接501次。

    “这几年,甘肃在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上下的功夫有目共睹,多渠道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和成果 ,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企业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有力政策 ,让企业感受到了诚意和温暖。”甘肃耀望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友斌是一位扎根甘肃30多年的“老浙商”,亲身感受到甘肃招商引资工作和营商环境的巨大变化。

    王友斌介绍 ,2023年,甘肃鸿丰集团利用公司资源优势,成立甘肃耀望化工有限公司 ,总投资30亿元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建设占地1000亩的废盐综合利用项目,30万吨烧碱 、30万吨无汞化PVC项目即将于5月投产。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600个,对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除了自己在甘肃投资 ,作为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王友斌还带领联合会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积极组织“全球浙商陇上行”“知名浙商甘肃行”等品牌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浙商走进甘肃、投资甘肃。

    今年以来,依托重点产业链,聚焦主要目标地区,紧盯重点目标企业,借助高端智库 ,我省进一步研究细化省级资源图谱、产业链图谱、基金图谱,制作产业平台图谱和未来产业招商图谱 ,制定了甘肃招商引资政策清单 、投资机会清单 。

    “我们指导各产业链执行链长部门,逐一制定本产业链招商图谱和工作清单 ,健全招商信息库,梳理招商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目标企业和项目,清单式推进产业承接,靶向式开展精准招商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

    真心实意地招商 ,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 。

    一季度 ,全省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923个,签约金额1656.53亿元,同比增长77.02% 。其中 ,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签约额729.96亿元,占签约总额的44.07% ;引进三个“500”强企业62家,投资项目164个 ,签约额728.4亿元 。

    全省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740个,到位资金1504.85亿元,同比增长47.48% 。全省实施亿元以上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862个,到位资金1323.06亿元 ,占到位资金总额的87.92%。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 、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 、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项目到位资金896.13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59.53% 。

    一季度,我省入库纳统的招商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0.3%,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6.1个百分点。其中 ,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的58%,拉动全省工业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 。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也是实现“西部领先、全国靠前”营商环境建设总目标冲刺之年。

    我省将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便利化营商环境,以更开放的胸襟 、更肥沃的创业土壤,与八方英才共绘陇原发展新画卷。(记者杜雪琴)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