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甘肃博源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博源国际



  • 本站支持IPv6

    时政要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全力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编辑: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更新 :2024年08月01日 20:05 点击:[]

    胡昌升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 ,立体施策扎实做好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2023年全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恶性案件、违法犯罪人数、网络舆情事件大幅下降,彻底扭转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连续五年上升势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制定专门矫治教育规定”的部署要求 ,深入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 ,持之以恒推动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走深走实 ,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肃提供有力支撑  。

    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意义十分重大

    关爱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 ,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关怀,我们必须牢记领袖嘱托,站在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政治高度,全方位、全体系、全流程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孩子是家庭的寄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一个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必然给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痛苦和难以挽回的遗憾,容易刺痛社会的敏感神经 。特别是一些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极易引发全社会关注 ,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必须坚持防治结合、管护并重,多元治理、净化土壤 ,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全力维护全省和谐稳定良好局面。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事关法治中国建设工作质效。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关键期,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 ,情感心智尚未成熟 ,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影响 ,一旦走向极端、误入歧途,必将对人生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发频发,一些恶性案件触目惊心、挑战社会底线,严重影响一个地方的法治环境和对外形象。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树牢底线思维,主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法治和社会环境,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 

    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须综合施策 

    坚持教育为先,持续深化源头预防 。只有加强源头治理,铲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土壤 ,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加强思政教育,开足开齐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宣讲 、入户走访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 

    推动思想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 。要加强法治教育,把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作为“八五”普法工作重点,集中开展“防性侵”“防欺凌”“反电诈”等专题宣传教育 ,实质化运行法治副校长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常态化法治教育系列机制 ,切实提升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加强协同教育,全面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整合教育、公安、司法、民政、妇联、团委等各方面资源力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未成年人维权关爱工作。 

    坚持关爱为本,持续实化权益保障。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核心是学校 ,关键是家庭 ,重点是社会。要营造良好环境 ,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值班巡查、班级信息员等制度,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网吧、电竞酒店、旅馆、洗浴等重点场所执法检查,在上学 、放学等重点时段落实“高峰勤务”,严防发生涉校涉学生案事件。要落实家访制度 ,学校领导要带头对不良行为学生开展家访、实现全覆盖,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要关注身心健康,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发挥音体美及健康课疏解压力的作用 ,加强“家校社医”联动 ,主动干预  、有效疏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要筑牢安全防线,把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中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防溺水、交通安全、用火用电等自我防护教育,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细化应急预案,将安全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 。

    坚持干预为要,持续细化矫治帮扶。坚持从思想 、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开展教育矫治,让罪错未成年人思想认识有改观、灵魂深处有触动 ,回归到正常的人生路上。要加快专门学校建设 ,制定出台支持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家庭学校无力管教、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力度,帮助他们迷途知返 、尽快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要落实警调对接机制,将涉未成年人风险隐患信息纳入社会治安治理形势研判范围,及时掌握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涉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现实表现情况 ,做到早预警 、早处理 。要净化网络环境 ,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深入排查涉未成年人直播、短视频 、在线教育等各类网络平台,健全网络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处置机制,坚决整治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网络乱象。要加强特殊群体保护,深化“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加力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的帮扶救助工作,鼓励和引导退休后的“爱心爷爷”“爱心奶奶”到特殊学校对口帮扶,减少和消除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各类因素。 

    坚持震慑为重 ,持续提升惩治效果。依法惩处违法犯罪的极少数,就是保护善良无辜的大多数 ,必须精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及时有效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真正起到对全社会的警示教育作用。要突出打击重点,对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 、后果严重的“八类严重暴力犯罪”,绝不姑息纵容;对发展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民族分裂组织 、宗教极端组织,教唆、胁迫、引诱、欺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的,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要提升办案效果 ,落实重大 、疑难、复杂案件提前介入和会商研判  、联合挂牌督办等制度,深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背后教唆、操纵 、主使团伙 ,对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主犯、骨干成员从重处罚,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要开展专项整治 ,把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事件作为整治重点 ,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隐患,严厉打击欺凌、抢劫、盗窃、敲诈勒索等侵害学生人身和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 ,防止发生“视线外”的校园欺凌。

    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形成合力

    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谋划部署,强化政策配套,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党委政法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 ,充分履行统筹协调 、指导督办、督促落实职能。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要强化协作,对涉未成年人重大案事件及时会商研判,依法稳妥处置。教育 、民政、文旅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履行好行业领域预防治理工作职责。共青团、妇联 、工会、残联 、关工委等组织要各尽其能 ,培育专门力量,提供支持服务,协助做好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强化督导考评。把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平安建设暨主动创稳考核,加大考评权重 ,科学量化考核 。紧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 ,督促地方和相关部门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对出现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事件实施责任倒查 ,深入分析问题原因 ,提出整改要求,倒逼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营造浓厚氛围 。广泛宣传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成效和正面典型,讲好法治故事 ,不断凝聚正能量。丰富宣传形式 ,组织法官、检察官 、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例讲解 、动漫视频 、故事讲述、情景模拟等形式,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和教育警示,在执法司法及为民服务过程中落实普法责任,推动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 XML地图